又到了年終尾牙的旺季,除了好好大吃一頓犒賞一整年工作的辛勞之外,也是把酒言歡聯絡感情的好時機。人類使用酒精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不論是生活、文化、經濟、文學、藝術、醫療等許許多多的面向,酒精都曾經且正在扮演不同的角色,慶祝時要喝一杯,難過時也要喝一杯,一醉解千愁似乎聽起來很有道理。
然而隨著醫學的進步,更多的科學研究也證實酒精有許多不利於健康的部分,包括胃病、肝炎、多種癌症等生理疾病都和酒精相關。而在精神醫學方面,酒精不僅是成癮物質,長期過量使用更會干擾中樞神經,嚴重時甚至會有酒精性精神病或酒精性癡呆的可能性,而酒精使用疾患也常常和憂鬱症、焦慮症或者雙極性情感疾患有共病且會干擾診斷及治療。另外很多社會案件常常因為酒精的影響而有許多延伸出來法律層面危險的行為,包括酒駕、家暴等等。
很多過度飲酒的人都會說,我只是偶爾喝啦,我沒有酒癮啦!不過成癮與否並不是自己說了算。不同於上一版的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第五版的診斷準則不再區分酒精依賴和酒精濫用,改以連續光譜的觀念來描述酒精使用疾患。其中耐受性和戒斷症狀也常常是醫師判定嚴重程度的重要依據之一。所謂耐受性就是指需要達到效果的用量增加,白話文就是酒量越來越好,原本一杯就倒變成千杯不醉,雖然酒量變好聽起來很有英雄氣慨,但是那也提醒你身體對酒精的耐受度越來越高。戒斷指的是如果在停止喝酒一段時間後會出現身體很多不舒服的症狀,而只要一喝酒就可以緩解不適,那就表示你對酒精已產生戒斷症狀,常見的戒斷症狀包括手抖、焦慮、失眠等等,戒斷症狀常常迫使我們繼續喝酒,也是戒酒需面臨的第一個關卡。
如果你不確定自己是不是酒癮,但是酒精的存在的確影響了生活和情緒,平衡身心診所建議您要趕緊尋求專業醫療的協助,酒精使用疾患的治療除了藥物的協助之外,更重要的是生活的調整,有時候可能是長期抗戰,但是跨出第一步永遠不嫌晚。
文: 林彥輝醫師
圖: 感謝專業攝影師 用鏡頭和世界交朋友 支援漂亮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