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除舊佈新斷捨離

--什麼是儲物症?

又到了歲末除舊佈新的季節了,很多勤勞的人已經開始慢慢地打掃家裡,把不要的雜物整理乾淨,但有時候怎麼想試圖清理,最後還是留了很多的東西捨不得丟。在台灣,習慣保存東西的以中老年人居多,主要與成長背景有闗,因為經歷過物資缺乏的年代,較為節儉;也有人是因東西用久有感情,或代表某時段的回憶,類似紀念品,而捨不得丟。雖然惜物愛物是美德,但若東西堆到會影響日常生活,甚至造成他人困擾,就可能罹患了「儲物症」(又稱「囤積症」)。

最新版的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手冊第五版(DSM-5),已新增儲物症為診斷項目,有別於以往歸類在強迫症範疇。如有以下特徵,應盡早就醫。

1.持續性的丟棄困難 :不管東西實際價值為何,都難以分離。
2.保有物品的需求:覺得有一天會用到,對丟棄感到苦惱。
3.居所擁擠或凌亂:大量囤積物品,使得居住場所堆積如山。如果不亂,常是因第三人干預,例如家庭成員強制整理。
4.重要領域功能減損:儲物症狀引起顯著苦惱,影響到社交、職業及環境安全等。
5.無法歸因於其他疾病:非身體病痛引起,也不能用其他精神疾病來做更好的解釋。

針對儲物症,醫師通常會透過認知行為治療,和個案討論,引導認知上的謬誤,加強改變的動機。藥物方面,因儲物症長期和他人沒有良好互動,常合併憂鬱傾向,目前第一線用藥是抗憂鬱劑。
由於儲物症者很少主動就醫,周遭親人的協助顯得相當重要。平衡身心診所建議家屬用支持開放的態度,但行動要堅決。以同理取代指責,理解個案的想法,再耐心討論,不妨列清單讓個案勾選清理的順序,在尊重前提下幫忙丟東西。慢慢地斷捨離,讓個案了解丟棄後,生活並無差別,累積多次正向經歷後,就比較不害怕清理。同時,要鼓勵病人參與社交,才不會把所有心思放在儲物上。

(圖片取自網路)